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享 > 正文

经常借网贷会影响征信吗后果需警惕

  • 分享
  • 2025-05-25
  • 1
  • 更新:2025-05-25 00:17:43

最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都在用各种网络贷款,动不动就"刷刷"手机借个两三千应急。刚开始我也觉得挺方便的,比找银行省事多了。但上次帮同事搞房贷被拒了才发现,原来频繁借网贷真的会坑人啊!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事儿,特别是那些经常跟网贷打交道的老铁们得仔细看看。

一、别以为手机借钱不上"档案"

上个月我表弟想买婚房,查征信报告时直接傻眼。原来他去年用六个不同APP借过钱,虽然都按时还了,但银行信贷经理一看就说:"小伙子资金链这么紧张?"其实很多人都不晓得,现在芝麻信用、京东白条这些平台都接入央行征信了。每次点"立即借款"那个按钮,系统都在后台悄悄打小报告。

二、频繁借钱到底有多大危害?

1. 信用报告变"花脸猫"

每次申请网贷,不管借没借成,平台都会查你征信。就像去超市买瓶水还要查三次身份证似的,次数多了银行就觉得你有问题。去年王姐想开奶茶店借了8次网贷凑钱,现在连信用卡都提不了额。

2. 房贷车贷容易"卡壳"

银行那些审批员眼睛毒得很,看到你最近三个月借了五六个网贷,马上会想"这人是不是工资不够花?"去年我们公司小刘买车贷被拒,就因为他借过三个月的"某呗"分期买手机。

3. 利息像雪球越滚越大

最坑的是很多网贷利息看着不高,但实际年化能到20%以上。我邻居老李去年借了2万应急,拆东墙补西墙滚到8万多,现在连房子都要抵押了。关键这些逾期记录在征信上要挂五年,你说吓人不?
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!

1. 别当"网贷专业户"

有人觉得"我就是借2000周转下,过几天就还"。但一个月借三次跟一年借三次完全两码事。就像天天去医院挂号,医生不觉得你有病才怪。

2. 别玩"以贷养贷"
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有人同时用12个APP来回倒腾。结果现在连高铁都坐不了,天天被催收电话轰炸。这就跟用信用卡还信用卡一个道理,迟早暴雷。

3. 别乱点"查看额度"

好多APP的广告写着"测测你能借多少",点进去就查征信。上个月我手欠点了个购物平台的,结果征信上多了条查询记录,亏大发了。

四、正确打开姿势

1. 大事找银行

真要买房买车装修,老老实实走银行渠道。虽然手续麻烦点,但利息能省好几万。像我买房那会,银行经理手把手教怎么包装流水,服务到位得很。

2. 网贷当急救包

实在要用网贷,就当家里备着的创可贴,关键时刻应个急。千万别养成每月发工资前都要借的习惯,跟烟瘾似的戒不掉。

3. 定期查征信

现在每年有两次免费查征信的机会,就像体检报告一样要定期看。发现不对劲的记录赶紧处理,别等要贷款了才抓瞎。

4. 控制借款次数

建议三个月内网贷申请别超过两次,就跟去医院看病似的,小毛病别老往三甲医院跑。

五、特殊情况怎么办?

1. 已经借了很多怎么办?

赶紧停止新借款,优先还清金额小的。有个朋友欠了六个平台,先把三个几千块的还清,征信报告马上好看很多。

2. 逾期了怎么补救?

马上联系平台协商,现在很多机构有延期政策。千万别玩失踪,我同事逾期三天主动打电话说明情况,最后就没上征信。

3. 想养征信要多久?

一般保持半年良好记录就能改善。有个客户去年把网贷都清了,今年顺利拿下房贷,利率还给了优惠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网贷就像泡面,偶尔吃吃还行,天天当主食迟早出问题。咱们年轻人用钱的地方多,但信用积累就像盖房子,得一块砖一块砖慢慢来。下次想点借款按钮前,先想想以后的房贷车贷,可别图一时痛快把后半辈子的金融路给堵死了。记住,好信用才是最好的"备用金"!